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沃尔夫冈·鲍迈斯特荣获2025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发布者:马岑玲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0

近日,2025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冷冻电子断层成像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沃尔夫冈·鲍迈斯特(Wolfgang Baumeister)因在冷冻电子断层成像(cryo-electron tomography, cryo-ET)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2025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鲍迈斯特教授携夫人Gudrun Baumeister(左三)出席典礼,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志杰教授(左一)、免疫化学研究所杨光教授(右二)、Ernesto Carafoli教授(右三),以及iHuman研究所Luca Zinzula副研究员(左二)、张晓骁副研究员(右一)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作为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特聘教授、冷冻电子断层成像中心主任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荣休所长,鲍迈斯特教授长期致力于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该领域从概念提出到实际应用的跨越。冷冻电子断层成像(cryo-ET)技术使科学家能够在细胞的自然环境中,以近原子级分辨率观察蛋白质和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极大促进了“原位结构生物学”(in situ structural biology)的建立与发展,为理解细胞内蛋白质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手段。

鲍迈斯特教授及其团队利用cryo-ET技术首次解析了蛋白酶体复合物的原位结构,揭示了细胞如何识别并降解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致病蛋白,并阐明了蛋白酶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构象变化,为解析多种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担任主礼嘉宾。他在致辞中祝贺获奖者,赞扬他们在科学与人类文明进步方面作出的卓越且持久的贡献,并深切缅怀近日逝世的杨振宁教授,表示在庆祝科学新成就的同时,更应向前辈科学家致以崇高敬意。

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创立于2002年,设有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个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研究或应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科学家。2025年度邵逸夫奖得主包括:天文学奖获奖者约翰·理查德·邦德(John Richard Bond)与乔治·埃夫斯塔希欧(George Efstathiou),生命科学与医学奖获奖者沃尔夫冈·鲍迈斯特(Wolfgang Baumeister)和数学科学奖获奖者深谷贤治(Kenji Fukaya)。

作为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开拓者,鲍迈斯特教授以坚韧的科研精神与卓越的科学远见,引领了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他的研究不仅带来了划时代的技术突破,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生命科学研究的格局。此次获奖,不仅是对鲍迈斯特教授个人成就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上海科技大学在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影像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汇聚全球顶尖科研力量,推动基础研究创新与交叉学科发展,为人类健康与生命科学的进步贡献更多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