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军课题组与合作者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致幻剂类药物研究的综述文章

发布者:马岑玲发布时间:2023-12-05浏览次数:19

致幻剂(Psychedelics)是指一类能够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暂时的致幻作用并导致认知、情感和知觉扭曲的系列精神活性物质,其分子药理学机制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血清素受体(5-HT2A受体)。该类物质对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已进入临床研究,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在2019年将天然致幻剂“裸盖菇素”认定为难治性抑郁症的“突破性疗法”。

iHuman研究所程建军课题组致力于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的精神类药物的早期研发,曾与合作者在Science发表新型不致幻但具抗抑郁作用的功能偏向性5-HT2A受体激动剂(Cao et al., Science 2022, 375, 403–411)。近日,该课题组与合作者就5-HT2A受体小分子激动剂及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表于国际化学类权威综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

目前已知致幻剂根据化学结构类型主要分为三类:色胺类(如裸盖菇素)、麦角胺类(如LSD)与苯乙胺类(如麦斯卡林)。该文就这三类致幻剂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非致幻性但具有抗抑郁效果的5-HT2A受体激动剂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该类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还深入剖析了已报道的5-HT2A受体激动剂与5-HT2A受体的结合模式,指出5-HT2受体家族成员之间活性口袋的主要差异,为提高5-HT2A受体激动剂的靶点选择性提供了信息。进一步的,在综合分析5-HT2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结合模式差异基础上,着重比较了不同功能下的配体-受体结合模式,为更精准调控5-HT2A受体功能提供了见解。

综述梳理了目前关于致幻剂的抗抑郁临床研究的重要临床试验结果,指出致幻剂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巨大潜力,全面系统地分析了5-HT2A受体激动剂的抗抑郁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理解该类物质的分子机制和基于5-HT2A受体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综述由iHuman研究所程建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胜课题组合作完成。iHuman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段文文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曹冬梅为本文第一、第二作者,程建军研究员和汪胜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v.3c00375